浏览数量:3 作者: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丁家庄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: 2025-06-10 来源:本站
6月6日是第30个“全国爱眼日”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是孩子们探索世界、获取知识、实现梦想的桥梁。拥有一双明亮、健康的眼睛,对每一位孩子的成长都至关重要。然而,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突出问题,并且呈现低龄化、进展快的趋势。
如何科学预防近视发生?
预防近视,关键在于从小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和生活方式。请同学们努力做到,家长们积极引导监督:
1.拥抱自然,“目”浴阳光。
保证每天白天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!这是国际公认最经济有效的近视防控手段!课间休息、放学后、周末,多去户外走走、跑跑、跳跳吧!
2.读写姿势要端正,“三个一”要牢记。
3.合理用眼控时长,劳逸结合是关键。
连续近距离用眼(读书、看电子产品)不宜超过40分钟。每40分钟左右,应休息远眺至少10分钟,可以看看窗外远处的绿树或建筑。
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,单次不宜超15分钟,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。
4.学习环境光线足,均匀明亮不炫目。
读写应在采光良好、照明充足的环境中进行。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,光线不足时及时开启房间顶灯和台灯。光源应均匀、稳定,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眼睛或书本产生强烈反光。
如何发现孩子可能近视了?
近视发生往往有迹可循。家长们需要细心观察,同学们也要主动告知。如果出现下述情况,应高度警惕可能是近视的信号,建议尽早带孩子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眼科检查。
特别提醒:定期(至少每学期1次)带孩子进行专业的视力检查(包括散瞳验光),是早期发现近视和屈光不正最科学有效的方法!切勿仅凭感觉或视力表就自行判断!
科学应对:近视发生后该怎么办?
一旦确诊为真性近视,目前尚无法治愈,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矫正和控制,延缓其进展速度,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(600度以上)及其带来的严重并发症风险(如视网膜病变、青光眼等)。
1.遵医嘱,科学矫正。
佩戴合适的眼镜:这是最常用、最基础的矫正方法。常见的眼镜类型有普通框架眼镜、角膜塑形镜(OK镜)、离焦设计框架眼镜/软镜等。务必在专业眼科医生或视光师指导下验配,确保度数、瞳距准确。眼镜要常戴!时戴时摘或戴度数不足的眼镜反而会加速近视发展。
2.坚持良好的用眼习惯。
第一部分提到的预防措施依然至关重要!他们是控制近视进展的基础。
3.遵医嘱使用低浓度阿托品。
在医生评估指导下,部分儿童青少年可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辅助控制近视进展。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。
4.定期复查,动态监测。
5.避免误区,科学认知。
近视不能治愈!警惕市面上宣称能“治愈近视”的产品或疗法,它们缺乏科学依据,可能耽误孩子的矫正和控制时机。
眼镜本身不会让近视度数加深!相反,不戴或佩戴不合适眼镜,会使眼睛长期处于模糊或疲劳状态,会加速近视发展。